为什么我给虚拟机分了 32G 硬盘,Ubuntu 却只识别 16G?
32G硬盘在PVE里明明分配好了,到Ubuntu就变15G,LVM这鬼东西把空间藏哪儿去了?根目录就分了一半?这算哪门子逻辑,简直离谱。扩容三步走倒是简单,但谁特喵会用到这种坑爹设计。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部署joplin server笔记同步服务
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,个人数据的价值愈发凸显,成为我们生活与工作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资产。上一篇文章里,我介绍了从印象笔记迁移至 Joplin 的过程,这是我寻求数据自主掌控的关键一步。在探索同步方案时,我尝试了 OneDrive,原以为它能提供稳定高效的同步服务,可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它对小文件缺乏优化,同步速度极慢,极大影响了使用体验。虽说目前还不确定是否存在数据丢失问题,但这样的效率实在难以满足我的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安装本地DNS
SmartDNS SmartDNS 是一个运行在本地的 DNS 服务器,它接受来自本地客户端的 DNS 查询请求,然后从多个上游 DNS 服务器获取 DNS 查询结果,并将访问速度最快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,以此提高网络访问速度。 SmartDNS 同时支持指定特定域名 IP 地址,并高性匹配,可达到过滤广告的效果。 与 DNSmasq 的 all-servers 不同,SmartDNS 返回的是访问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安装docker
快速开始 App Center 中安装 Container Station 然后建议先在 FileStation 里自行创建一个 Container 文件夹,这样可以控制要在哪个卷上保存 docker 的数据,我是放在固态盘上。 安装后第一次打开会提示创建 Container 共享文件夹,直接选之前创建好的 Container 目录就行。 然后全部回归命令行 默认自带 docker-compose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安装Jellyfin
选择镜像:nyanmisaka/jellyfin Jellyfin中国特供版+Docker镜像,含驱动,免折腾开箱即用:https://post.smzdm.com/p/a3gw6g47/ 使用 docker-compose 部署 cd /share/Container/docker-apps/jellyfin mkdir cache config docker命令 docker run -d -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如何安全地备份数据
呵,用mc这种上古文件管理器备份数据还沾沾自喜?rsync干校验的姿势倒是勉强及格。最后还煞有介事地生成sha256清单——这年头不会真有人手动校验冷备吧?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从印象笔记迁移到joplin
事实上我已经很多年没用印象笔记了,上次使用似乎还是很多年前大学时,当时还开了好几年会员,用来收藏网页、微信公众号文章,挺好用的。 可惜印象笔记(evernote)从某一年开始搞了中国特供版和国际版彻底切割,吃相越来越难看,而且导出格式也改成了专有格式,越来越封闭,这不是一个好兆头,我最怕被绑定在某个平台或者生态里。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ZFS 文件系统简单入门科普
ZFS不只是文件系统,还是个自带的存储解决方案?数据完整性校验和快照机制,听起来挺鸡肋。自修复特性倒是挺吸引人,但复杂性不是谁都吃得起。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(4)基础环境配置
关闭swap 内存足够的话(8G以上),可以考虑关闭swap提高系统性能 查看开启了哪些swap cat /proc/swaps 输出 | Filename | Type | Size | Used | Priority |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----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(2)NAS基础知识
前言 距离去年国庆入手了NAS至今有好几个月时间了,NAS折腾起来有点麻烦,且实际作用因人而异,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用,所以说好的这个系列一直没有更新~ 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,这些NAS的系统基于Linux深度定制,对于我这种习惯用Linux的人来说,用着很别扭不自在,处处受限制… 所以在使用了这台威联通的NAS几个月后,我决定把系统重装成正常的Linux Server系统,或者Proxmox VE,真
个人数据保全计划:(1)NAS开箱
前言 从几年前第一个硬盘故障导致参赛的文件丢失之后,我就开始意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,开始用各种云盘做备份,当时还不是百度云一家独大,我们也都没意识到网盘备份是极其不靠谱的行为,直到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,一夜之间所有网盘都宣布停服,这时才意识到,数据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安全可控。 随着数据量增大,我又购入一个2T硬盘,但因为不懂 + 被无良奸商坑了,买到手发现是叠瓦盘,用了一年多就频繁卡顿和丢数据
PVE折腾笔记 (3) 在原QNAP使用的硬盘上创建ZFS
QNAP硬盘换ZFS?自愈功能挺好用,但折腾Linux兼容性够闹心。LVM残留导致擦盘失败?内核对象得一个个干掉。Pool创建时参数选错?那可真是后患无穷。
PVE折腾笔记 (2) 挂载之前在QNAP里使用的硬盘
QNAP硬盘数据迁移真够折腾的,RAID、DRBD、LVM层层嵌套,读出来比解方程还难。mdadm能识别但挂载失败,还得激活LVM才能看到文件,这坑比啥玩意儿。直接重做系统最省事,留原方案也行但风险不小,QTS的鸡贼设计简直让人想砸机器。
PVE折腾笔记 (1) 告别卡顿的QTS,在威联通TS464c上安装PVE系统
QNAP 的 QTS 系统真是垃圾中的垃圾,臃肿不堪还拖慢速度。换个 PVE 系统立马飞起,纯净高效,性能和自由度直接拉满。折腾安装过程虽然繁琐,但结果绝对物超所值,NAS 升级服务器只需一步。